周报:2020-12-14~2020-12-20
本周主要研读了以下内容:
- 中科院大学的刘铭鑫博士 的博士学位论文《基于压缩感知的编码孔径光谱成像技术研究》
- Correa C V , Arguello H , Arce G R . Spatio-spectral uniform multi-frame coded apertures for compressive spectral imaging[C]// IEEE Global Conference on Signal & Information Processing. IEEE, 2015.
- Rueda H , Lau D , Arce G R . RGB detectors on compressive snapshot multi-spectral imagers[C]// IEEE Global Conference on Signal & Information Processing. IEEE, 2015.
- Rueda H , Arguello H , Arce G R . Colored coded aperture compressive spectral imaging: Design and experimentation[C]// 2015 IEEE Global Conference on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(GlobalSIP). IEEE, 2015.
- Rueda H , Arguello H , Arce G R . DMD-based implementation of patterned optical filter arrays for compressive spectral imaging[J].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 Optics Image Science & Vision, 2015, 32(1):80-9.
Paper 1
Title
《空间-光谱均匀多帧/多框架编码孔径压缩光谱成像》
Correa C V , Arguello H , Arce G R . Spatio-spectral uniform multi-frame coded apertures for compressive spectral imaging[C]// IEEE Global Conference on Signal & Information Processing. IEEE, 2015.
Contents
取代随机分布的编码孔径,作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编码孔径(空间-光谱均匀编码孔径,简称SUM)
模型还是CASSI经典模型,公式如下:我在下方补充说明了一下,g为投射在探测器上的光强,F是初始光源,T为编码孔径矩阵,ω是噪声。关于式子中是$(m+k)$还是$(m-k)$并不重要,这取决于怎样定义色散轴的正方向
使用单个编码孔径,最后投射到探测器上的有$N(N+L-1)\times N = NV$个元素,而初始有$N\times N\times L$个元素,因此压缩率为$NV/N^2L \approx 1/L$
如果使用$K$个编码孔径,则投射到探测器上有$KNV$个元素,因此采样率为$KNV/N^2L \approx K/L$
将$K$个编码孔径矩阵拼在一起,写成列向量的形式:
下图呈现了一个$K=2,N=4,L=3$的编码孔径矩阵的结果
我做了一些注释,很好理解:
横向子矩阵是同一个编码孔径对不同波段的采样结果,相邻的两个矩阵右边的会比左边的低$N$个元素的位置,这是因为每产生一次色散,该波段的图像就会偏离$N$个元素的位置,所以每个子矩阵的大小都是$N(N+L-1)\times N^2$
纵向则代表不同的编码孔径对应的矩阵$\mathbf H_i$
根据RIP条件(约束等距性条件),作者提出了一种生成SUM编码的算法
Experiments & Results
1
使用空间分辨率为$128\times 128$,8个光谱段,光谱带介于450nm~620nm之间,做对比实验:伯努利随机分布的编码孔径($p=0.5$) 和 SUM编码孔径
发现SUM结果好于random:
2
使用$128\times 128$像素,30个光谱段,400nm~700nm,K(编码孔径种类数)取2,4,6,8
Paper 2
Title
《基于RGB探测器的压缩快照多光谱成像仪》
Rueda H , Lau D , Arce G R . RGB detectors on compressive snapshot multi-spectral imagers[C]// IEEE Global Conference on Signal & Information Processing. IEEE, 2015.
Contents
本文主要使用并对比了三种FPA探测器:
- 传统单色(monochromatic)探测器
- RGB-Bayer探测器(拜尔探测器)
- Foven探测器
在数学模型中,作者将其写成了如下格式:
其中,$\mathbf T$代表编码矩阵,$\mathbf P$代表色散矩阵,$\mathbf X$代表FPA响应矩阵
仍旧需要解决一个带L1正则化的欠定最小二乘问题:
Experiments
实验采用 宽带氙气灯 作为光源,光谱带宽范围为 450nm~670nm,光源像素为$256\times 256$,光谱数量$L=24$,编码孔径编码方式采用$p=0.5$的伯努利随机分布,优化算法采用GPSR,定义压缩率$R=K/L$,其中K为快照拍摄次数(注意:每一次拍照都换一个新的编码孔径)。
结果如下:
绝对误差图如下:
之后,作者又测试了两组数据立方体,L=31,分辨率$512\times 512$,结果分别如下:
Results
结果显示,相较于传统的单色传感器:
- Foveon 传感器 有 3dB 的提升
- Bayer 传感器 有 2dB 的提升
Paper 3
Title
《颜色编码孔径压缩光谱成像:设计与实验》
Rueda H , Arguello H , Arce G R . Colored coded aperture compressive spectral imaging: Design and experimentation[C]// 2015 IEEE Global Conference on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(GlobalSIP). IEEE, 2015.
Contents
本文的方法类似于上一篇文章,与传统的Block-Unblock编码孔径(CA)不一样,本文提出了一种带颜色的编码孔径(CCA),使得采样结果与波长有关,从而降低混叠图像的相关性,能有效提高欠定问题的求解精确性,并且能实现尽可能少的快照拍摄次数来往成重建工作。
下图显示了传统的编码孔径和颜色编码孔径的对比:
模型还是如此:,从而,有这么一个公式可以表示数据立方体的第$k$个光谱带 和 第$l$次快照使用的编码孔径的任意点的数据:
显然:$j-\lfloor\frac{j}{N}\rfloor N = j \mod N$,所以上式是展示 第$j$个数据对应的行和列
色散效果对应的矩阵是一个 $N(N+L-1)\times N^2L$ 的矩阵,如下:
编码孔径对应一个 $T_{(N^2L\times N^2L)}$ 的对角阵,对应每个元素是否被block,将$\mathbf P$与$\mathbf T$相乘,得到如下采样矩阵:
上图是传统CA与CCA的对比图,可以发现:
- CA对应的矩阵每一个光谱段编码模式相同,而CCA每一个光谱段编码模式不相同
这是有利于欠定问题的解决的。
为了实现编码孔径的每个像素都能有2种及以上的滤光效果,作者制利用人造晶圆(Fabricated wafer)制作了这样的编码孔径,如下图所示:
最左侧显示了晶圆上的210个不同的编码孔径,每个编码孔径的编码模式不同,且都由低通和高通滤光片(尺寸约20$\mu m$)组成。
优化问题还是这样一个问题:
Experiments
FPA传感器像素大小 $7.4\mu m$,分辨率 $2048\times 2048$,用一个$3\times3$的super-pixel 窗口来匹配FPA与编码孔径大小(因为CA中的滤光片尺寸约$20\mu m\approx3\times 7.4\mu m$),采用GPSR优化算法。
Results
快照数 K=1、K=6 对比:
与原RGB图对比:
Paper 4
Title
《基于DMD的模板滤光片阵列压缩光谱成像》
Rueda H , Arguello H , Arce G R . DMD-based implementation of patterned optical filter arrays for compressive spectral imaging[J].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 Optics Image Science & Vision, 2015, 32(1):80-9.
Contents
本文采用模板滤光片阵列取代传统的编码孔径,也就是彩色编码孔径CCA,它不仅可以调制空间维度,还可以同时调制光谱维度。
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滤光片L、H、B,分别对应着 低通滤波、高通滤波、带通滤波,采用DMD外接一系列滤光片实现,模型如下图:
能够实现如下图类似彩色编码孔径的效果:
传统的数学模型:
由于 编码孔径影响的是空间分辨率,而FPA和色散影响的是光谱分辨率,所以作者将其改写成下式:
对于本文,数学模型需要改一改,因为不同的编码孔径滤过的光谱段是不同的:
其中,$\bar T_r(x,y)$ 对应三种波长响应不同的滤波器的block-unblock情况,于是成像问题就可以形象地用下图呈现:
定义CCA的透过率为
对于离散化的模型,传统模型:
而本实验模型为:
其中,$(\xi_r)_k\in[0,1]$ 代表第$r$个滤光片阵列对于第$k$个光谱带的响应
作者给出了与前面文献相同的坐标表示法、P矩阵和测量矩阵:
Experiments
Simulation
实验用氙气灯作光源,光谱 450nm~650nm,灰度CCD相机 $\Delta_d = 9.9\mu m$ 8位强度值,数据立方体尺寸 $256\times 256 \times 8$
实验用CA和CCA的透过率基本固定在50%,都采用伯努利随机分布,$p=0.1-0.8$
CCA的滤光片种类设置为( 2种、4种、8种 )这三种情况
将FPA的像素尺寸和CCA、CA的像素尺寸都设置为$256\times 256$,以完成匹配
采用GPSR优化算法求解最小二乘,系数基是 二维小波变换 乘 离散余弦变换,快照数量$K=1,2,…,8$
Results
实验表明 R=0.2、0.3 时重建效果最好,并得出一个大致结论:
- $R\approx 1/K$ 时结果更优
C-模拟
模拟结果显示:
- V(滤光片种类)越多,效果越好
- K(快照次数)越多,效果越好,因为每次快照是用的不同的编码模板,信息更多
Experiment setup
作者真实实验设备的搭建如下,其中滤光片阵列是加在一个圆盘上
需要有一个同步控制系统控制DMD、转盘、FPA的交替同步成像,如下图所示
Results
实验结果表明:
- 传统的CA成像结果会产生更多像素聚集在一起的情况,而CCA成像像素分布更加均匀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